从加拿大华人选区的选举历史看华左们的胡说八道
我不太关心加拿大,我一般称呼加拿大为“大家拿”。
——因为太左的缘故
我虽然不太关心加拿大的选情,但基本的调查研究分析还是会的,
所以,应一些读者的要求,也因为军纵上有个华左的自嗨文:
所以就写一写,以免忽悠继续得逞。
加拿大太左,历史上就是由支持英王的那些殖民者加上法国的殖民者形成的。
英王当时是啥玩意,法国大革命又是些啥玩意,你细品。
现在呢,又是全国大麻合法化,想不左都不行。
之前还发生过一个绿绿(伊斯兰教)的小女生跳出来污蔑在唐人街被华人扯掉头巾,这种明显狗屁不通的谎言竟然得到了小土豆不带脑子的马上接进与附和,
结果调查结果出来后,发现是这个绿绿女在造谣,但小土豆连个屁都不放,就当作没这么一回事。
由此可见,华人在小土豆心目中是什么地位
——那真的是连个绿绿造谣女的屁都比不上。
小土豆这次提前大选,是想挟由疫情带来的民意恐慌,以及在疫情大撒钱下对民众贪婪的培育,再加上邮寄投票的你懂得,摆脱执政少数党的困境。
事实上,小土豆这次敢提前大选,也是因为看到民调对他的明显有利而铤而走险。
相对来说,目前由于疫情带来的民众心态对安全的恐慌,以及加拿大的左左们和美国的民主党一样,通过左媒体把自己打造成疫情战士,确实选情对小土豆有利。
更何况大撒币下,培养出的好吃懒做的民众的铁票的不断扩大。
所以,如果不带感情地分析——比如以加拿大之外的人的眼光来看,
小土豆的这次提前大选,原本机会很大,结果却被打回原形,在选举上其实是失败的。
但有意思的是,在中文世界的有些华左,却能以极其“胡叼盘”的角度,成功地找到了自嗨的点。
只能说,这种华左,它们要的是只是立场而不是事实,它们要的是只是如何忽悠,而不是如何分析。
以这个华左的自嗨文里面所找到的“胡叼盘”的角度,讲的是2个区的翻转。
于是代表病发作,上升到了“海外华人的主流心声”
我很想问这些华左们一句:你这么喜欢“代表”,这么“主流”,你家里人知道么?
这个华左自嗨文中列了2个区的翻转:
涉及2名华人黄陈小萍(Alice Wong)、赵锦荣(Kenny Chiu)。
让我们来看看这2人的参政参选历史:
黄陈小萍(Alice Wong),
2000年新人出战,败给自由党的梁陈明任
2004年再战,败给自由党的陈卓愉
2008年又战,这次战胜自由党的陈卓愉,这里需要讲一下时代背景,当时是保守党赢得大选。
2011年再次连任,背景是保守党大胜,拿下执政多数党。
同年黄陈小萍成为加拿大首位获委任为内阁成员的华裔女性——这个保守党执政时期创造的“首位”是许多华左们死活不敢提到的。
2012年加拿大选区改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改变。
也正是在此之后2015年,自由党大胜,由上届的36席变成184席,在这个变化的背景是欧美世界民众的快速左化。
在2015年的选举中,黄陈小萍仅以400多票险胜自由党候选人胡以钧,而在之前,她曾是以17000票的巨大优势获胜。
所以,今年黄陈小萍被翻转,在选前就被各方预计到。
也只有不要脸的忽悠,才会拿这个翻转来胡扯什么黄陈小萍的落败是因为“反中”而落败。
同样的,赵锦荣(Kenny Chiu)是2014年出来参选。
这个选区也是加拿大选区改组后的产物
2015年,赵锦荣挑战自由党的苏立道,但失败了。
2019年,再次挑战苏立道获胜。背景是自由党由执政多数变成执政少数。
2021年,赵锦荣被自由党的帕尔姆·贝恩斯击败
——华人因此失去了一个席位。
从这2个选区的历史来看,自由党与保守党相互争夺上下是常态。
列治文中选区从1993年到2008年都是自由党获胜。
如果从华人政治地位来看,赵锦荣的失败,是让加拿大华人失去了一个席位。
这2个选区的胜败,更多的是选民基数的变化,与参选人的自身因素。
所以,考察这2个选区的胜败,是建立在对选区选民的调查,而不是象有些奉旨忽悠的华左们扯淡的“反中”。
事实上,反不反中,只会刺激到那些不是加拿大公民的喷子们,毕竟,加拿大公民一定不是靠中国来得到福利,往往也不是靠中国得到工作的。
那些把脑回路只有“中国”的网上喷子们,则往往是没有加拿大的投票权——比如留学生或是非法移民。
我一向非常反感华左们的无脑与忽悠。
为了达到它们的忽悠目的,真的是什么姿态都可以叼盘跪舔。
更何况有些是奉旨忽悠的,更是下贱到了极点。
同时,我一再说过,北美的华人的政治素养,政治智慧都非常不成熟,往往不了解理念,不知道价值观,要么不投票,要么非理性投票。
真正把自己当成加拿大公民(在美国则是美国公民),以本国利益,以价值观理念来投票的,真的很少很少。
更何况还有一群又一群的奉旨忽悠的华左们在拼命忽悠。。
这些加拿大的华人也不是什么“经济右派”,而是“政治无脑派”。属于“有奶就是娘”的那种。
北美华人的政治成长,路还很长。
也许,首先要从批判华左的胡说八道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