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足够的民众基础的“参政”,必然走向“墙头草”的结局,必然成为下一个陈倩文
Upload a featured Image or attachment
感谢
连着喊了3天,喉咙都哑了,再加上这几天闹肚子疼。
——还好这几天天还不太冷,否则…
这2天签名下来,签名信又多了几千张。
感谢义工们这些天无私的付出。
数人头
但够么,真不够。
因为住在8大道周边地区的,远不止这些。
8大道周边(4,5,6,7,8,9,F,10,11大道)都是高度密集的住宅区,房子都差不多是连排的,
街道之间,横着是两侧各10栋,大道与大道之间,连排的是两侧各26栋,一个方格子里面是(10+26)X2=72栋。
(多层建筑先不计入)
而每个房子里面,上中下3层(有的还不止),每层都差不多住着2~4户、甚至更多分租的华人家庭。
72X3层X3户(取平均)X4(一家4口)=2,592人。
一个格子里面至少2,500人,而这样的格子,在8大道周边有多少格?
大家在地图上点一点。
仅仅从5大道开始到9大道到F大道,从65街到45街,这里面的格子就有105个。
105X2,500=262,500。
26万的人,那怕我们扣去一半,仍然有10万人以上。
继续数人头
而在这个以万为单位的社区,即使以一个4口的家庭内只有一个选民,扣去计算下来也要有2.5万人。
即使再把这个2.5万人再扣去一半,再扣去零头,仍然要有10000人。
是的,把华人集中的区域的估算人口26万,扣去一半,再扣去3/4,再扣去一半,再扣去零头,已经尽可能地扣去了,理论上仍然是超过万人的。
而目前当选的极左的Alexa Aviles,(她的政纲就是反对警察,推行BLM等等极左主张,而且还是AOC的同一组织的人)
她当选一共拿了多少票?
9228。
换句话说,
如果华人区的投票率象犹太区那样高的话,一个华人社区的选票(10000张)就足以决定这个选区的议员的是否当选。
4万与317与陈倩文
然而很不幸,华人社区的真实的选票(投票数)是多少呢?
说起来很丢脸,在一个人口约为40000人的区域内,2021年纽约市大选时,投票数为317张。
面对这种比例,用脚跟都能猜想到政客会如何应对。
1、拿出一点甜头给某些华人,让这些华人当他们的代理人,去把这300多张票忽悠过来
——于是“鸡腿饭”就诞生了,而专门游走于其中的华人助理也诞生了。
这个成本不需要很高,
因为产出目标(几百张票)本来就很有限,所以针对的人群也很有限
——拿一点拨款与项目就够喂饱需要应对的相对应的人群,而为了这些有限的民众所需要的华人助理,自然也是非常廉价。
2、至于更大数量上华人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则要看问题解决起来要花多少精力与成本。
如果成本很高——比如不是“政治正确”的事,那么这些政客则完全没有动力去处理。
毕竟,对于政客来说,花费巨大的精力与成本去解决这些华人所关心的问题,并不会带来足够的选票,
那么,这个投入与产出就完全不成正比。
反过来,如果华人所关心的问题,与另外能够带来选票的其它族群利益冲突时,这些政客会毫不犹豫地站到华人的反面。
——毕竟,投入到其它族群收获的选票,明显比现在的华人群体要合算地多。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陈倩文在梁peter案的时候,可以无视参加示威的几万的华人,在第一时间不是呼吁给梁公正的审判,而是迅速地站队到黑人一边,高喊要“代表黑人给梁定罪”
——无它,不过是投靠黑人一边可以收获的选票,高于冷漠不投票的华人。
(人多重要么?不重要!选票多才是重要!)
“聪明人”
而在这种选票/投票少得可怜的基础上,产生了现在华人社区充满“华人特色”的参政现象——或者可以称为怪象。
掌握了“鸡腿饭”大杀器的陈倩文,即使声称自己是“黄皮黑心”,“代表黑人”,一样轻轻松松地,在华人区——曼哈顿唐人街连任了3届。
——顺便送给了唐人街一个监狱,4个游民所,3个戒(吸)毒所,而荒谬的是,唐人街的这些华人“代理人”还不敢去反对陈倩文
(参看文章:荒谬愚蠢!只反汉奸不反日本鬼子?只反亚平会不反议员与市政府?)
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蠢到这个程度,已经不是蠢了,而是坏了。
为什么这些“华人代理人”不反陈倩文?
原因很简单,因为下面前赴后继的“华人代理人”们,正渴望着自己成为下一个陈倩文。
——华人社区从来不缺乏“聪明人”。
在当下的华人社区,在许许多多华人民众还对选票的认知还停留在蛮荒时代的现况下,在这种没有足够的民意/选票基础下,
许许多多的华人的“聪明人”,他们的“参政”,自然地因为这种恶劣的选票基础环境而自动地“劣币淘汰良币”。
是的,在当下这种40000/317的恶劣的基础环境下,能够最终出头的,必然只剩下象陈倩文这样无耻的政客。
——反正,以华人社区的民众民意/选票认知现况,不但制裁不了陈倩文,反而还一路保送陈倩文当了3届不是?
这不是在刺激与诱使更多的“聪明人”么?
所以,也难怪这些“聪明人”不是以“服务社区”为出发点,不是想着扎根民众之中,不是想着如何去帮助、去教育、去启蒙民众,不是想着如何提高民众的认知能力。
而是忙着走“上层路线”,忙着找“钱在哪里”,偶然出来做个秀讲个话拍个照,恨不得华人民众继续停留在“鸡腿饭”的程度上。
某种意义上,我完全理解这些“聪明人”的想法与做法,就是他们的逻辑的产物。
同时也是当下没有足够认知的华人民众的民意/选票认知现况所造就的一个怪象下的必然结果。
我完全【理解】他们的做法,但我完全不能【赞同】他们的做法。
所以,我一直呼吁真正有志于参政的华人,应该本着“服务社区,服务民众”的初心出发,
先老老实实地从选民教育做起,扎扎实实地培养起自己的队伍,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奉献来赢得民众真心的支持。
这也是我前面多次说过的“深耕计划”与“育种计划”,
要一步一步地从自己的身边的社区做起,发动起足够的民众。
只有足够的民众基础上,只有扎根在足够的民众基础上,才能象一棵有足够根系的树,才能长得直,才能长得大。
否则,无论搞出这个“主席”,那个“会长”,无论这个“亚裔”,那个“多族裔”——都是浮萍,都是墙头草!
“聪明人”的组织
“聪明人”多了,自然的,华人的组织就变成了“聪明人”的组织。
无论是亚平会,还是华策会,还是这样那样的华人组织,堕落的速度与反华人的速度,都与利益的多少直接相关。
今天参加了某华人组织的会议,会议的重点从来不是如何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在拼命灌输民众
——我们搞了30多年了,政府很黑暗,所以你们一定要通过我们来向政府去讲,去求…
——总之,我是“代理人”,找我,也只能找我,然后我去求政府。
我当时听了就火大。
这些“聪明人”的组织,30多年了,为华人社区的选民教育做了什么?
这些“聪明人”的组织,30多年了,为华人社区的教育启蒙做了什么?
这些“聪明人”的组织,30多年了,为华人社区的认知水平做了什么?
这些“聪明人”的组织,30多年了,为华人社区的选票/投票做了什么?
真的“感谢”这些“聪明人”的组织,30多年了,成功地让华人社区,让社区内的华人继续停留在这种“我不碰政治”的认知程度。
真的“感谢”这些“聪明人”的组织,30多年了,成功地让华人社区,让社区内的华人继续停留在这种“投票不关我的事”的认知程度
。
真的“感谢”这些“聪明人”的组织,30多年了,成功地让华人社区,让社区内的华人继续停留在这种“不要报警,不参加警民会议”的认知程度。
真的“感谢”这些“聪明人”的组织,30多年了,成功地让华人社区,让社区内的华人继续停留在这种“当官惹不得,政府很黑暗”的认知程度。
真的“感谢”这些“聪明人”的组织,30多年了,这些“聪明人”的组织,向上从政府手上拿到项目,拿到资金,拿到拨款,甚至因此拿下这块那块的地皮,然后赚得流油。
而华人社区呢?
依然停留在不知道“社区是选民自己来做主,议员是由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参与社区才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今天在会上和其它民众商家说,你们担心治安不好,最直接的方法去参加各个警局的警民会议,每次会议上至少有副局长甚至是局长参加——有时你真去了警局未必找得到他们。
直接当面提出,由局长当场去安排,至少会让他知道民众有这个需求。
——而这时,这些“聪明人”的组织立刻不干了,声称说警察只是调来调去的,去警民会议是没用的,还是要向他们这些“聪明人”的组织反映,然后他们再去找上头解决。
呵呵,果然,
30多年搞不定的事,再多个30年也是搞不定的。
是时候,换个思维,换个做法了!
请和我一起,拒绝这些“聪明人”和“聪明人”的组织!
——直到这些“聪明人”和“聪明人”的组织改变他们的思维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