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补习”:污名化、内卷、教育平等、出路

前言:
“我不想被认为是那种“典型”的华裔学生”
——这是我听到的令我最为悲愤、最为无语、最为无奈的话。
正文:
污名化
左派最喜欢搞的事,就是罪恶关联。
连数学都被左派称为“针对弱势的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
——当然,在左派的眼中,已经自动把亚裔开除出“弱势有色人种”的范围内了。
这种将“数学”与“种族歧视”进行罪恶关联的污名化做法,显然是极其荒谬的。
——因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恰恰是建立在数学上,小到一个纽扣,大到宇宙飞船,都是数学智慧的结晶。
只有理科的科技才是推动社会不断更进步的力量,因为文科最多只能分配蛋糕而不可能做大蛋糕。
同样是弱势的有色人种,黑人与拉丁裔在教育上与亚裔在差别巨大,
左派从来不去真正探讨黑人与拉丁裔自身的问题,而是把这个差别完全归咎于亚裔的“补习”上。
它们将补习进行罪恶关联,进行污名化,似乎亚裔(华人)的教育成功完全是因为这种邪恶的“补习”才窃取了教育上的成功。
这种观点仍然是与污名化数学一样,是极其荒谬的。
造成美国华人“补习”有两个完全是迫不得已的原因:
一、许多美国华人在美国还是处于低收入阶层,公校系统几乎是这些华人唯一的教育渠道。
在左派的摧毁教育下,公校的教育质量日益下降,为了迁就(适应)低水平的学生,学校不是从严要求,督促低水平学生上进,而是不断降低标准,这使得公校与私立学校等非公校的教学水平越拉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华人的教育自救就不得不排上每个家长的日程上。
二、更重要的是,华人的传统文化让华人很朴素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之外的家庭教育也非常关键。
学校教育再充分,也不过是6个小时,而在学校之外的10多个小时,是否能延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为什么问题家庭的学生往往是问题学生,原因就在于缺失了家庭教育。
而对于美国的很多华人来说,特别是低收入的华人家庭,一个非常现实也非常残酷的事实:
因为语言障碍,许多华人家长无法给予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道理上对话困难,学业上如看天书。
怎么办?
这些华人最后只能通过“补习”来实现这种自身无法给予的“家庭教育”。
也就是说,华人的“补习”,往往是因为这个非常现实的困难而不得不采用的方法,这是一种极其无奈下的被动做法。
与左派所污名化的那种蓄意扭曲学生课后的说法,完全是两回事。
事实上,许许多多的华人之所以从自己极其有限的收入中挤出钱来支付“补习”,这本身就是在美华人,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华人的不得已的悲哀。
这是纽约市2016年的贫困数据,可以看到,亚裔以26.6%的贫困率超过白人、黑人、拉丁裔,是最为贫困的族群。
亚裔(华人)为什么能考进好学校 ,是因为亚裔家庭教育重视教育。
即使收入低下,仍然努力为子女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这种用“补习”来弥补自身家庭教育不足的做法。
(考进特殊高中等好学校的华人有60%是低收入家庭)
谁不想把钱花在吃吃喝喝,游山玩水上?
特别是那些低收入的家庭,为什么缩衣节食地要挤出钱来“补习”,难道这些家庭不知道吃吃喝喝,游山玩水的“快乐”?
那是因为大家知道,只有教育才能有实现人生改变!
如果真心想了解与帮助美国各族群学生的教育平等的人,在深入了解后,应该知道,用污名化“补习”的解读,显然是与事实南辕北辙。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投入,从来没有不需要投入就能产出的教育。
重视教育,投资教育,就好像在美国市场经济中投资活动一样,有投入有付出才有可能得到收获。
如果无视这个教育投入情况,甚至刻意仇视这种教育投入,污名化这种教育投入带来的教育成果,
那和仇视美国梦,仇视美国的市场经济性质是一样。
内卷
“内卷”(involution),这个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Clifford Geertz所写的《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
现在许多人将这个词扩大转用到不同领域,往往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模式,无法继续前进或升级的结果,只能不断向内卷曲、收缩,并引发恶性竞争或持续内耗。
这种现象往往在一个机会有限的社会内出现,因为有限,所以导致对外扩张受阻,当外部受阻时,就会可能进入,甚至可以说是必然进入过度竞争的重复竞赛模式中。
——这种问题的症结在于选择太过单一。
所谓的“太过单一的选择”,也就是意味着没有选择,而没有选择,则意味着自由的丧失。
毕竟,自由的最基本体现就在于拥有选择权,
——奴隶有挑选主人挑选工作的选择权么?当然没有,所以奴隶是不自由的。
——低收入的人有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选择权么?当然没有,如果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时候,人们就称之为“财务自由”。
我们华人把很多的资源投入到教育上,其实原因很现实也很无奈:
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渠道来实现教育进步。
其它族群有其他的路可走,而很多华人,特别是低收入的华人家庭,其实没有其他路可走。
——私立学校太贵,而且还没什么机会可以进,黑人、拉丁裔往往有优待,可以得到特殊照顾,白人与黑人、拉丁裔并不需要硬挤好的公立学校。
而我们不行,大多数的华人没有“快速通道”,没有其它渠道,只有走公立学校这一条渠道。
亚裔为什么在特殊高中会占那么大比例,实在是因为没有其它的路可走啊。
在没有其它路的情况下,大家都一窝蜂去认真考进好的学校,结果必然是在好的学校华人比例不断上升。
只要这种择优录取不被人为干涉,就能够给华人子弟一个机会,一个更好地实现“外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的外部环境。
毕竟只要努力,就有好的教育机会,而有好的教育,就有将来出头的机会,而有出头的机会,就有更多丰富的人生选择。
增加选择的丰富性,无论是对美国社会,还是个人,都是有益的。
然而,民主党的做法,最大危害恰恰就在于通过剥夺这种“择优录取”的机会,压抑、压迫民华人子弟的可能的上升机会,从而从根本上限制了华人子弟可能外展、更多选择的外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当限定了亚裔的入学名额后,在有限的位置下,就必然进入过度竞争的重复竞赛模式中。
也就是内卷就必然不可避免地出现。
而这种“内卷”将迫使华人家庭变得更加惶恐,他们不得不更为自己的孩子进行“补习”,
——他们根本不敢不去补习,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输”的资本,而仅有的公校系统又被左派剥夺了原有的机会。
——也就是说,民主党左派的所作所为,包括污名化的做法,最终体现在现实世界中,反而更加地强化了“补习”的必然性。
荒谬吧?荒谬,就是左派天然的属性。
平等
左派最喜欢的,是“非因果”的扯淡。
将“结果平等”当成“平等”。
将结果与不相干的东西,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强行扯在一起。
当小学和初中的学业成绩,这些数据非常清楚地表明,不同族群的教育水平(结果)不平等的问题早在学生进入高中之前就已经开始。
但民主党左派不是去检讨在小学与初中上为什么不同族群学术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而是指责高中的筛选制度有问题。
同样的事情,也依次体现在初中上,体现在小学上。
许多家长们很着急,因为我们认为争论的焦点,应该放在改善做的不好的学校教育上,在于给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机会平等)上,
而不是在已经做得很好的少数学校的入学政策上无中生有,更不是放在一定要将学生比例与族群的人口比例相一致的“结果平等”上。
如果真想促进多元化,应该做加法,而不是做简单粗暴的减法。
应该正视亚裔重视教育的效果,应该把重视教育的亚裔当作“美国梦”的典范来推广,而不是刚好相反。
在学校层面上,要给予更多的天才班辅导班资源,要允许学校进行竞争,要允许教师流动,要开设更多的民办学校进行竞争。
在家庭教育上,要让不同族群的学生家庭了解并重视教育,要引导,甚至需要象保护儿童不受家庭暴力一样,保护学生的教育学习权利,对那些严重影响学生教育学习的,要介入保护。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要强化考核制度,而不是相反。
强化考核制度才是促进教育体制良性循环的正确做法,放弃了考核制度,必然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考核制度是人类百万年来智慧总结出来的。无论它看起来是否政治正确,它保障着人类社会良性循环。
——试问,你会让一个考不过医生执照考试的人来给你开刀动手术么?
出路
左派的“平等”,是一个无底的深渊。
左派的思维,是一个充满逻辑缺陷的思维。
指望左派,就意味着献祭自己与下一代的未来。
所以我一直没搞懂那些一边表态支持SHSAT,一边对民主党左派各种留恋的人是怎么想的。
除非是老资格到不能再老的老派民主党人,除非新生代的、非建制派的、回归温和中间路线的民主党人,否则那些附合极左的民主党人都是些垃圾。
而这两种民主党人,在民主党内部比大熊猫还要稀少..
看看纽约的现况,一再证实了左派的必然荒谬。
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要想让华人将来在纽约活得轻松点,
首先要华人从自己的小圈子里抬起头来,关心一下这个社会。
其次要华人改变自己,积极参与美国的选举。
最后要华人看清左右,看懂左的危害,
如果可能,请选比民主党更无害的共和党,
如果坚持,请选民主党党内的老派民主党人,以及新生非建制派不左的民主党人,(其实这两类人和共和党分别真心不大)。
出路在自己的脚下,出路在智慧的眼中,出路在你我的手中!
背景新闻:
纽约市市长白思豪2月26日宣布,纽约市现任教育局局长卡烂渣( Carranza)将在三年任期满后于3月15日卸任。
卡烂渣三年期间,醉心于所谓的“种族不平等”,在纽约教育领域引发有关“种族平等与隔离”的极度混乱,也是被我称为纽约史上最烂的教育局长。
卡烂渣的职位将由Meisha Porter接替,后者目前担任布朗克斯区的行政总监。
她将成为美国最大的公立学校系统的第一位黑人女性教育局长。
而这位有着“黑”、“女”双重“政治正确”的黑人也是一个言行不一的角色,一边叫骂公校“种族隔离”,一边把自己的小孩特意送去了有着更多白人的好学校。
新的取消SHSAT的法案,现在再再再再次出现在纽约州参议院教育委员会讨论,然后会投票。
另外一个法案S04015要求把特殊高中录取的控制权从纽约州参议会转移给纽约市市长及教育局长。
如果通过,特殊高中也就玩完了..
https://www.nysenate.gov//legislation/bills/2021/S4015